10月20日,记者在鄂城区杜山镇三山村鱼博园项目现场看到,该项目核心养殖区已完成300亩鱼塘改造,预埋排水管道等基础设施正稳步推进。作为武昌鱼EOD项目的重要子项目,该园致力于打造集绿色生态养殖、技术示范、休闲赛事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渔业基地,推动当地渔业向现代化、高附加值转型。
鱼博园项目总占地2000亩,总投资2.4亿元,规划建设四大核心业态。其中,占地面积达1500亩的区域主要用于反季节养殖经济鱼虾类,目前已成功引进江苏盐城企业进行罗氏虾养殖,并预留了生态武昌鱼养殖区。休闲垂钓区位于进村区域,设有路亚垂钓及野餐区,并配套600个停车位,未来将通过摆渡车连接。园区内还规划建设武昌鱼国际赛事中心,旨在打造华中区域的国家级赛事平台。
项目的一大亮点是占地90多亩的设施养殖区。该区域创新采用低能耗气膜棚技术,集成全参数循环水设备技术与先进养殖模式,构建“海鲜陆养”技术体系。该模式利用气膜棚的三层保温结构有效控制内部环境,显著降低运营能耗成本。目前,该区域计划主要进行帝王蟹、海蟹、日本对虾等高附加值海产品的暂养与养殖,通过季节差价提升经济效益。
同时,项目配套建设了覆盖整个园区的“三池两坝”绿色尾水处理区,确保养殖尾水达标排放,践行生态环保理念。
在淡水鱼品质提升与吊养基础上,项目成功拓展珍珠龙胆石斑鱼、南美白对虾、东星斑等海产养殖,实现“海鲜本地化”,有效缩短供应链,提升产品新鲜度与市场竞争力。
目前,项目景观区鱼塘流转工作基本完成。按计划,今年底将率先交付使用约500亩区域,其中包括300亩的首开饲养区以及设施养殖区的一号暂养仓。
作为三山渔村整体发展的关键一环,鱼博园采用“政府引导+村集体主导+市场主体参与”的创新机制,与区域内其他文旅场景协同发展,形成“渔业+文旅”双轮驱动格局。该项目不仅强化了水产产业链,更将通过提升区域环境、带动就业与创客入驻,成为推动乡村振兴、实现经济、社会与生态效益多元共赢的重要载体。